1、住宅建筑的商业服务网点,必须是首层或首层、二层。
2、商业服务网点的最大建筑面积(首层加二层)不应大于300平的商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
3、商业服务网点包括:百货店、副食品、粮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洗衣店、药店、洗车店、餐饮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户。
关键做真题,每套做5遍,每题该改的改,该记的记。
第二章 火灾的基础知识
第一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
二、火灾的分类
(一)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分类
*按照国家标准《火灾分类》(17.55/17.78)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特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例如木材、棉(17.55)、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例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C类火灾:气体火灾。
D类火灾:金属火灾。例如钾、钠、镁、钛、锆、锂等火灾。钢、铁、铜除外。
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例如,变压器等设备的电气火灾等。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物油脂或植物油脂)火灾。
(二)按照火灾造成的
特别重大: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
重大: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较大: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
一般: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
3 10 30
10 50 100
1000 5000 10000
第三节 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
一、建筑火灾蔓延的传热基础*
(一)热传导:接触传热;
(二)热对流:工程上,常把具有相对位移的流体与所接触的固体表面之间的热传递过程称为对流换热(即包括热传导也包括热对流)。
(三)热辐射:不需要互相接触(如太阳向地球表面传递热量)
二、建筑的蔓延
(一)烟气的扩散路线
烟气扩散流动速度与烟气温度和流动方向有关。烟气在水平方向的扩散流动速度较小。烟气在垂直方向的扩散流动速度较大。 在楼梯间管道竖井中,由于烟囱效应产生的抽力,烟气上升流动速度更大。
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烟气在其内的流动扩散一般有3条路线:
第一条,也是最主要的一条是着火房间-走廊-楼梯间-上部各楼层-室外。(烟气向上走)
第二条是着火房间-室外。
第三条是着火房间-相邻上层房间-室外。
(二)烟气流动的驱动力
包括室内外温差引起的烟囱效应,外界风的作用、通风空调系统的影响。
1、烟囱效应,向上蔓延
2、火风压,
3、外界风
(三)烟气蔓延的途径
1、孔洞开口蔓延(防火泥等封堵)
2、穿越墙壁的管线和缝隙蔓延
3、闷顶内蔓延(做防火分区)
4、外墙面蔓延
三、建筑火灾发展的几个阶段
1、初期增长阶段
2、充分发展阶段:轰燃的发生标志着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3、衰减阶段
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5分),重点第一章和第二章
****
***
**
*
*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着火三角形),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
一、可燃物(如木材、氢气、汽油、煤炭、纸张、硫等),根据所处状态,分为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可燃气体。
二、助燃物(氧化剂)
三、引火源(温度):凡是能引起物质燃烧的。
四、着火四面体(即四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
第二节 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化学自燃:例如火柴受摩擦而着火;炸药受撞击而爆炸;金属钠在空气中自燃;煤因堆积过高而而自燃等。不需要外界加热,而是在常温下依据自身的化学反应。
热自燃:将可燃物和氧化剂的混合物预先均匀地加热。
二、按燃烧物形态分类
(一)、气体燃烧
扩散燃烧:边混合边燃烧,如液化汽做饭
预混燃烧:可燃气体、蒸气预先同空气(或氧)混合,遇引火源产生带有冲击力的燃烧。
预混燃烧一般发生在封闭体系中或在混合气体向周围扩散的速度远小于燃烧速度。
(二)液体燃烧(蒸发燃烧)
*1、闪燃:易燃或可燃液体(包括可熔化的少量固体,如石蜡、樟脑、萘等)挥发出来的蒸气分子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引火源产生一闪即灭的现象。
比较慢,一刹那的燃烧。
2、沸溢:以原油(重质)为例,其黏度比较大,且都含有一定的水分,以乳化水和水垫两种形式存在。
所谓乳化水是原油在开采运输过程中,原油中的水由于强力搅拌成细小的水珠悬浮于油中而成。
油水分离后,油在上面,水密度大在下面形成水垫。
*沸溢(热波没有到达水垫)形成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1、原油具有形成热波的特性,即沸程宽,密度相差较大;2、原油中含同有乳化水,水遇热波变成蒸汽。3、原油黏度较大,使水蒸气不容易从下向上穿过油层。
3、喷溅(热波到达水垫)
*沸溢要比发生喷溅的时间早得多!
(三)固体燃烧
1、蒸发燃烧:熔融蒸发(沥青、松香、蜡烛、硫、钾、钠、磷);易升华物质(樟脑、萘)。
2、表面燃烧:无火焰的燃烧又称异相燃烧(如木炭、焦炭、铁、铜等)
3、分解燃烧:先发生热分析(木材、煤)
4、熏烟燃烧(阴燃)≠无火焰燃烧:只冒烟而无火焰(如纸张、锯末)。
5、动力燃烧(爆炸):
**木材、棉、麻、纸张等可燃物体伴随的燃烧形成可能有分解、阴燃、表面燃烧等
例子、如、例如等可能会出一道题。
二、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概念
1、闪点(仅限于可燃性液体独有的,即不包括固体和气体),(采用闭杯法测定):
闪点<28℃的为甲类;
28≤闪点<60的为已类;
闪点≥60的为丙类。
燃点一般高出其闪点1~5℃,并且闪点越低,这一差值越小,特别是在敞开的容器中很难将闪点和燃点区分开来。
因此,评定这类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时,一般用闪点,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大小一般用燃点来衡量。
中间仓库的详细设置单独挑选出来再讲一遍,老师做得太贴心!点赞!
高层与裙房之间的如何划分防火分区的,很重要
梳理一下,建筑里应该设置防烟系统有哪些情况,进而我们又讲了些在楼梯间不设置防烟系统
樟脑油
69到73页 简直就是噩梦啊 心态在这里全崩了
燃油燃气锅炉,
防火间距定性; 1、建筑分类 高层和单多层
高层;公共建筑大于24m,住宅建筑大于27m,单多层公共建筑小于等于24m,住宅建筑小于等于27m
2、火灾危险性 :甲类厂房.仓库 、乙类仓房或仓库、丙丁戊
3、耐火等级 。一二级取2,三级取三·,四级取四
4、建筑高度;公共建筑大于等于24米属于高层建筑·小于24米属于单多层· 高层民用建又分为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住宅建筑高度大于54米的属于一类高层建筑;大于27小于54的属于二类;不大于27的属于单多层;公共建筑中建筑高度大于50米的公共建筑属于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建筑高度24米以上部分·任意一层建筑面积大于1000m的商,展,电,邮,财和其他多种功能组合的建筑
3/医疗建筑和重要公共建筑
4省级以上广播电视和防火指挥调度,网局级和省级电力
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
锅炉房厂房丁类·如果旁边是甲类或者乙类厂房的话·这时要按明火算或散发火花地点, 单台蒸汽锅炉房的蒸发
植物油仓库丙类·浸出车间甲类·植物油加工厂的精炼部位丙类· 面粉仓库丙类·面粉碾磨部位乙类·集成电路工厂的化学清洗间甲类,集成电路工厂的氧化扩散间光刻间丙类。汽油仓库甲类·煤油仓库乙类·柴油仓库丙类·镁粉。铝粉仓库乙类·甲酚厂房乙类·赤麟仓库甲类,亚麻厂的除尘器和过滤室厂房乙类·它属于闪点>等于60度的液体雾滴· 金属冶炼和锅炉房厂房丁类· 所有棉类都属于戊类 油布·漆布仓库乙类
1 引火源,可燃物,和助燃物
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
四面体: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链式反应自由基
a,b.c,固液气,b类包含可融化固体,(沥青,石蜡)
d金属火灾(活泼金属)(鈉,钾,镁锂)
e带电火灾(变压器等设备的电气火灾)
f烹饪火灾(动物油脂,植物油脂)
仓库丁戊类可按丙类确定:
可燃包装重量>本身1/4
可燃包装体积>本身1/2
民用建筑分为住宅和公共建筑
工业建筑分为厂房和仓库
单多层 ≤27m 住宅
≤24m 公共、工业(>24m 单层)
高层 >27m 住宅 大于54m(一类)
>24m 非单层公共、工业
公共、工业单层再高也是单层
高层一类、二类首选满足高层的条件
公共建筑一类高层
(1)>50M
(2)>24M以上任一楼层>1000平米的商、展、电、邮、财贸金融、组合
(3)医疗、重要建筑、省级、百万图书(首先是高层)
记忆特例比较多
无焰燃烧和有焰燃烧
固体、液体、气
固体燃烧:
升华(樟脑,萘)
木材棉麻纸张:可同时几种燃烧(分解,阴燃,表面燃烧)
闪点,燃点,自然点
闪点:规定实验条件下 液体挥发的蒸汽与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