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火灾
2-1 火宅定义,分类与危害
一。火灾分类
1.按燃烧对象的性质分类
A类火灾 :固体物质火灾
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
C类火灾:气体火宅
D类火灾:金属火灾
E类火灾:带点火宅
F类火灾:烹饪物火灾
2.按照火灾事故所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划分
死亡人数 重伤人数 经济损失
一般事故:3人以下 10人以下 1000万元以下
较大事故 3人以上 10人以上 1000万以上
10人以下 50人以下 5000万以下
重大事故 10人以上 50人以上 5000万以上
30人以下 100人以下 1亿以下
特别重大 30人以上 100人以上 1亿以上
注:以上 包括本书,以下不包括本数
2-3 建筑火宅发展与蔓延的机理
一、建筑火宅蔓延的传热基础
1.热传导;2.热对流 ;3、热辐射热(通过电磁波来传递能量的方式)
二、建筑火宅烟气流动的过程
一)烟气流动的路线及特点
1.着火房间内的烟气流动
1)烟气羽流
2)顶棚射流
多数情况下顶棚射流层的厚度约为距离顶棚以下高度的5%~12%,而在顶棚射流内最大温度和最大数度出现在距离顶棚以下高度的1%处
3)烟气沉降
二)烟气流动的驱动力:烟囱效应,火风压,外界风。
四建筑室内火灾的特殊现象
轰然
当建筑室内火灾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即可判断发生了轰然:
1.顶棚附近的气体温度超过某一特定值(600度)
2.地面的辐射热通量超过某一特定值约20kw/m2
3.火焰从通风口喷出。
影响轰然发生的重要因素:室内可燃物数量,燃烧特性与布局,房间的大小与形状,开口的大小位置与形状,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热惯性等。
轰然发生之前征兆:屋顶热烟气层开始出现火焰,出现滚然现象 热烟气层突然下降,温度突然增加。
回燃
室内发生火灾时,处于气相的可燃混合物浓度和室内的氧浓度是回燃发生的决定性因素。
室内火灾中可燃气相混合浓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室内可燃物的类型,火灾荷载密度,通风条件以及燃烧时间等,
身处室外,可能看到的征兆:着火的房间开口较少,通风不良,续集大量烟气;着火房间的门或窗户上有油状沉积物,门窗和把手温度高;开口处流出脉动式热烟气倒吸入室内。
身处室内,或向室内看去,可能观察到的征兆:室内的热烟气层出现蓝色火焰,听到吸气声或呼啸声。
2-4 防火和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防火的基本方法
1.控制可燃物
2.隔绝助燃物
3.控制引火源
二。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1、冷却灭火(破坏点火源条件):水
2、隔离灭火(破坏互相作用条件):泡沫
3、窒息灭火(破坏助燃物条件):二氧化碳,氧气,水蒸气。
4、化学抑制(灭火反应链终止):干粉,七氟丙烷
第三章:爆炸
3-1 爆炸的概念和分类
一。通常将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爆炸。
可燃粉尘爆炸
爆炸的3个条件:本身的爆炸性,达到爆炸浓度,引爆源。
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粉尘浓度,环境条件,可燃气体和惰性气体的含量,其他。
3-2 爆炸极限
爆炸极限受以下四个方面影响:
1.火源能量,引燃混合气体的火源能量越大,可燃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危险性越大。
初始压力:可燃混合气提术士压力增加,爆炸范围增大,爆炸危险性增加(特例:干燥的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气体)。
初温:混合气体初温越高,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大,爆照危险性越大。
惰性气体:可燃混合气体加入惰性气体,范围变小,一般上限降低,下限变化比较复杂。(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