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评价)
安全工程师《生产管理》模拟题集
价格 免费

 

1.

强制原理是指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所谓强制就是绝对服从,不必经被管理者同意便可采取控制行动。
本题中特种作业人员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的取得必须绝对服从《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并且通过国家采取强制手段实施,这符合强制原理的特点。

2.

2010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印发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3.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具体要求。安全第一,就是要求必须把安全生产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正确处理好安全生产与工程进度、经济效益的关系。

4.

 

预防为主,就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以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评价和控制为基础,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通过制度的实施达到规范人员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

5.

特种作业的范围包括: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制冷与空调作业、煤矿安全作业、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石油天然气安全作业、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烟花爆竹安全作业、应急管理部认定的其他作业。
 

6.

对于非煤矿山建设项目,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包括使用长输管道输送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生产、储存烟花爆竹的建设项目,金属冶炼建设项目,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并且使用量达到规定数量的化工建设项目(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的除外) ,以及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建设项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或者试运行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评价,并编制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7.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项目范围包括改善劳动条件、防止事故、预防职业病、提高职工安全素质等技术措施,大体可分以下 4 类。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内容包括:
(1)安全技术措施;
(2)卫生技术措施;
(3)辅助措施;
(4)安全宣传教育措施。

8.

A: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 。 
B: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 、出租的,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 
C: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
D:对挂牌督办并采取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收到生产经营单位恢复生产的申请报告后,应当在 10日内进行现场审查。 

9.

常规检查是常见的一种检查方法。通常是由安全管理人员作为检查工作的主体,到作业场所现场,通过感观或辅助一定的简单工具、仪表等,对作业人员的行为、作业场所的环境条件、生产设备设施等进行的定性检查。安全检查人员通过这一手段,及时发现现场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纠正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常规检查主要依靠安全检查人员的经验和能力,检查的结果直接受安全检查人员个人素质的影响。

10.

定期安全生产检查一般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形式来实现, 一般由生产经营单位统一组织实施。检查周期的确定,应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规模、性质以及地区气候、地理环境等确定。定期安全生产检查一般具有组织规模大、检查范围广、有深度,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等特点。定期安全生产检查一般和重大危险源评估、安全现状评价等工作结合开展。

11.

 

劳动防护用品是指由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危害的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是保障从业人员人身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措施,也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日常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

12.

 

断路作业安全要求包括:①作业前,作业申请单位应会同本单位相关主管部门制定交通组织方案。②作业单位应根据需要在断路的路口和相关道路上设置交通警示标志,在作业区附近设置路栏、道路作业警示灯、导向标等交通警示设施。③在夜间或雨、雪、雾天进行作业应设置道路作业警示灯。B项属于吊装作业管理要求的内容。

13.

 

6.4受限空间内气体检测内容及要求如下:
a)氧气含量为19.5%〜21%(体积分数),在富氧环境下不应大于23.5%(体积分数);
b)有毒物质允许浓度应符合GBZ 2.1的规定;
c)可燃气体、蒸气浓度要求应符合5.3.2的规定。
6.6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人员应正确穿戴相应的个体防护装备。进入下列受限空间作业应采取如下防 护措施:
a)缺氧或有毒的受限空间经清洗或置换仍达不到6.4要求的,应佩戴满足GB/T 18664要求的隔 绝式呼吸防护装备,并正确拴带救生绳;A选项错误。
b)易燃易爆的受限空间经清洗或置换仍达不到6.4要求的,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及工作鞋,使用防 爆工器具;
c)存在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受限空间,应穿戴防酸碱防护服、防护鞋、防护手套等防腐蚀装备;
d)在受限空间内从事电焊作业时,应穿绝缘鞋;
e)有噪声产生的受限空间,应佩戴耳塞或耳罩等防噪声护具;
f)有粉尘产生的受限空间,应在满足GB 15577要求的条件下,按GB 39800.1要求佩戴防尘口罩 等防尘护具;
g)高温的受限空间,应穿戴高温防护用品,必要时采取通风、隔热等防护措施;
h)低温的受限空间,应穿戴低温防护用品,必要时采取供暖措施;
i)在受限空间内从事清污作业,应佩戴隔绝式呼吸防护装备,并正确拴带救生绳;
j)在受限空间内作业时,应配备相应的通信工具。

14.

根据《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 30871),受限空间内使用的照明电压不应超过36 V,并满足安全用电要求;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不应超过12 V。因此.在潮湿的发酵罐内作业电压应小于或等于12V。

15.

承包商管理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管理的薄弱环节。

作业过程中,生产经营单位应派具备监督管理职能的人员对承包商作业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建立监督检查记录,及时协调作业过程中的事项,通报相关安全信息,督促作业过程中隐患的整改。作业过程监督内容主要包括施工用电管理、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管理、文明施工管理、应急和消防管理、警示和标识管理、危险化学品管理、变更管理,以及职业健康管理等。

 

 

 

 

[展开全文]